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1.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通过适宜的途径(注射、口服等)输入到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2.什么是国家免疫规划?
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为了保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和我省出台了哪些与预防接种有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的法律制度依据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
我省出台了《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安徽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实施细则》、《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实施细则(试行)》和《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等。
4.为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党和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儿童的身体健康,免费为适龄儿童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等11种疫苗的接种服务。
安徽省委、省政府也十分关心预防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工作纳入省民生工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安徽省卫生厅通过组织开展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完善了全省预防接种服务网络,预防接种服务已覆盖到全省广大城乡的每个角落。每年政府采购约2000万剂次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免疫规划疫苗,通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冷链系统逐级下发,并在县级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接种单位实施接种,保证了疫苗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我省儿童在0~6周岁期间先后享受哪些免费的接种预防接种服务?
目前,全省所有儿童在0~6周岁期间,共免费获得11种疫苗22剂次的预防接种服务,各年龄段具体服务如下:
(1)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在产科获得2针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服务。包括:第一针乙肝疫苗和1针次卡介苗的免费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还同时获得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接种。
(2)儿童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儿童家长要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办理《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在办理时,接种单位不收取任何费用。
(3)办理《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后,儿童在接种单位获得20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儿童在满周岁前(指12月龄内)除在产科获得乙肝疫苗和卡介苗2针次免费接种外,还获得12剂次免费接种,包括:2针次乙肝疫苗、3剂次口服脊灰疫苗、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剂次麻疹风疹疫苗、2剂次AC流脑结合疫苗、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
-儿童在12~24月龄期间获得3剂次免费接种,包括: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
-儿童在满2周岁时获得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免费接种;在满3周岁时获得1剂次A+C流脑疫苗免费接种;在满4周岁时获得1剂次口服脊灰疫苗免费接种;在满6周岁时获得1剂次白破疫苗、1剂次A+C流脑疫苗免费接种。
6.接种哪些疫苗是收费的?
国家把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免费接种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政府购买的疫苗,二是政府指定的接种对象;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不是政府购买的疫苗都是第二类疫苗。不容许把第一类疫苗改为第二类疫苗,并在接种时收费。
常用的第二类疫苗有狂犬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肺炎疫苗、口服轮状疫苗等。
某一种疫苗既可以是第一类疫苗,也可以是第二类疫苗,例:乙肝疫苗,如是政府购买给适龄儿童接种,则为第一类疫苗,不得收费;如成人需要接种,接种的疫苗是由接种单位购买,为第二类疫苗,接种时收费。
7.预防接种有效吗?
预防接种肯定是有效的,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90%左右。
预防接种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我省通过普及儿童预防接种,减少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约2000万人,减少死亡约20万人。我省自1992年以来没有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连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自1993年以来没有报告白喉病例。目前,全省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19%,全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5.17%。近几年,全省麻疹发病数降至数百至数千例,百日咳、甲肝、流脑、乙脑等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没有出现暴发和流行。
8.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个别儿童仍有可能发病?
疫苗均具有较高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9.预防接种安全吗?
预防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概率很低,严重异常反应约为数十万分之一或数百万分之一;
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政府提供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这些疫苗是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生产,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出厂后的疫苗始终在低温的条件下储存和运输。请儿童家长不要听信“免费的疫苗没有收费的疫苗质量高”等不实之词,没有必要采用收费的第二类疫苗替代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10.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家长应带孩子到居住所在地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2)家长看一看孩子《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上什么时间接种什么疫苗,如孩子满3个月龄了,已到接种脊灰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的时间。
(3)认真阅读《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了解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4)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是否患有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先天性疾病、遗传病等情形,并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以便接种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例如,在新生婴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婴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婴儿出生时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目前是否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5)孩子如果正在生病,可以暂缓接种。
11.在哪些身体不适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免疫缺陷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
每种疫苗的禁忌不尽相同,并有其特殊禁忌;接种时只能通过询问或简单体检判断一般禁忌,不可能对所有禁忌进行筛查,而且筛查费用昂贵;国际上不推荐接种前对所有禁忌进行常规筛查。
如孩子出现以下身体状况时,采取的办法是:
(1)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2)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3)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艾滋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肛周脓肿者暂缓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
(4)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12.为什么会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不同品种的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一样。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研究显示,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骨髓炎、播散症发生率分别为100—1000/100万剂次、0.01—300/100万剂次、0.19—1.56/100万剂次;乙肝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1—2/100万剂次。
13.接种后发生的哪些不良反应不属于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4.严重的异常反应的如何补偿?
预防接种是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在保护绝大多数人群健康的同时,极个别人承担了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充分考虑到受种者的权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规定,对因异常反应引起的严重损害者给予一次性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属于第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由省级财政安排,属于第二类疫苗(自费接种)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由生产企业承担。我省已出台《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受种者如果被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组或鉴定组确诊为异常反应,且损伤程度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将获得经济补偿。
异常反应它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异常反应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它既不是疫苗质量问题造成,也不是实施差错造成,各方均无过错。通过预防接种建立免疫屏障,保护受种者同时,也保护了受种者周围人群。因此,对受种者予以一定经济补偿,不是赔偿。
15.我要带孩子走亲戚(如回娘家),在亲戚家住一小段时间,是否可以在亲戚家居住地接种门诊为孩子继续接种?
可以,要带上《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到亲戚家居住地接种门诊咨询有关接种事宜。如果居住时间不长,只有几天或一、二十天,建议孩子回家后再接种。
16.我外出打工要带上孩子,是否可以在外地接种门诊为孩子继续接种?
可以。要带上《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到你打工的居住地接种单位咨询有关接种事宜。全国统一执行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政策。
17.我家孩子生病错过了预约的接种日期,能推迟接种吗?
可以。推迟接种本身不降低疫苗的有效性,但在推迟期间,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的免疫力,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18.本地正在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我孩子要参加吗?
要参加。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每一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有规定的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只要按程序服够次数即可。但在强化免疫时,可不论接种史,所有无禁忌证的适龄儿童一律接种1剂或2剂疫苗,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漏掉一部分易感儿童。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生物制品,多次服用不会对身体有害。